
6月7日上午,我院2023-2024学年第二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在昌平校区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绍辉教授为马院师生作题为“《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研读——兼论作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交流分享。研读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戚昊辰主持,马研2301班辅导员兼班主任王怡颖老师及马研2201班、2301班全体同学参加。

戚昊辰代表学院师生向陈绍辉教授应邀担任此次研读会的主讲人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开展经典著作研读、理论宣讲等系列活动,形成持久学、深入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的良好学术氛围,帮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以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研读会伊始,陈绍辉教授从“为什么必须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为什么选择研读《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两个问题出发导入本次研读会主题。陈教授引用了毛泽东、习近平和英国哲学家特里·伊格尔顿关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观点和看法,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院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复信》丰富拓展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历史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好例证,具有重要的研读价值。
陈绍辉从《复信》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和超越性、经典著作的研读方法等五个方面展开分享,并与同学们一同分析研讨了学界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不同观点和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逻辑与路径。最后,他勉励同学们在研读经典著作时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以中国文化为载体,以外来文化为工具,以综合创新为方法,努力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在随后的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陈绍辉教授的分享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复信》和“卡夫丁峡谷”的理解与认识,也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方法途径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好经典研读活动,在研读和交流中进一步拓宽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同学们的理论兴趣和学术热情。
文字:李婉若
照片:刘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