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落实北京化工大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2021年7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化新楼211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研讨会。材料学院党委书记赵静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老师和党总支副书记毕文锐老师以及双方学院各专业课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隋刚老师主持。
会上,首先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隋刚老师介绍了本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建设情况,并对举办此次讨论会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召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研讨会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对于双方学院进一步在各门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刘连英老师进行《材料导论》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刘老师通过介绍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对课程思政要“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强调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的结合。随后,刘老师以《材料导论》中的“绪论:CF、GO航天材料”为例,运用嫦娥五号登月的五星红旗材质案例,将授课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体现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发展。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老师指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十全育人”要求的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材料学院建立课程思政协同对接机制,既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促进思政课程挖掘优秀思政资源和经典案例的关键一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竭力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一步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共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党总支副书记毕文锐、“原理”教研室许文星老师和“基础课”教研室司明宇老师等教师代表,结合各自专业知识与授课实践经验,与材料学院教师代表从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许文星老师特别指出,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要积极响应相关文件精神,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融入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与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