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2021年7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与数理学院在图书馆二层圆桌会议室举行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馨、副院长于文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丽荣教授以及数理学院党委书记邵晓红出席本次研讨会,数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公共基础课程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由数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侯志灵主持。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馨书记作了题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能”与“不能”》的专题报告。她着重从育人目标、育人功效和教学内容等5个方面讲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于文博作了题为《如何讲好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的思政课》的专题报告。她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打造成有深度有高度有影响的“金课”;同时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丽荣教授系统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门选择性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强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其次,数理学院党委书记邵晓红书记作了《数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她强**师要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实践的实践收集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谱系并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数理学院数学部党支部书记江新华和数理学院物理学部副主任冯志芳分别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以及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强调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参会全体教师进行了自由发言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研讨,有利于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及时总结课程思政的典型经验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