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与文法学院召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于文博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次数:198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北京化工大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与《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20217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与文法学院系部主任、副主任、系部党支部书记、文法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教师代表,在文法学院A107会议室召开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副院长薛长礼教授主持。

会上,“纲要”教研室主任张丽荣教授首先系统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门选择性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强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文法学院教师表示,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增强专业课教师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

文法学院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教师李超、刘璇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副主任马晓峰、英语系盛海燕老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丁小红老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柴俊丽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程思政教学展示与汇报。张丽荣教授点评时充分肯定了文法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卓有成效的业绩,无论是李超老师《民法》教学中的通过案例引入、学生研讨、教师点评式的启发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目标,还是《大学英语》刘璇老师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文法学院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对思政教育元素的巧妙融入,“润物无声”。

最后参会全体教师进行了自由发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研讨很有收获,互相增深了解,有利于推进专业课与通识课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精、准融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在相融相济、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中,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