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悟原理。莺飞草长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期研究生经典著作研读会于4月8日18:30在主教301举行。本期研读会选读篇目是列宁的《怎么办?》,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向征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班主任马玉婕主持活动。
首先,马玉婕总结了第一学期研读会开展情况、已有经验和存在不足,并对2021年开展研读会规划、目标作出说明。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研读会的指导老师——向征老师。
其次,五个学习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了学习心得。第一小组袁琪琪对《怎么办?》一文中的政党政治建设理论进行了介绍,提出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第二组吴云佳着重谈了灌输论,分享了小组讨论的列宁的灌输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第三小组皮雯静阐述了关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思考体会。第四组杨林玉介绍了“工联主义政治和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的问题。第五组李妤琪与大家分享了文中关于经济派的手工业方式和革命家组织的相关内容。
最后,向老师对小组学习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肯定了同学们的阅读收获。从读原著的方法谈起,围绕“读什么”,结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的学习,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生动实践,结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讲解了《怎么办?》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当代启示。
今后,按照听-说-读-写-行-看工作思路,研读会将继续秉承“打基础 强功底 勤动笔”理念,及时融入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增强专业本领上下功夫,打造高质量的学习、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