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安排相关要求,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于3月4日下午召开在线集体备课会。此次集体备课会采用线上视频+语音会议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周宏岩主持。
周宏岩首先介绍了本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和集体备课安排。她指出,全体任课教师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为契机,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秋季学期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就推进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展开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馨指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实现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深度融合,形成教学合力。利用网络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利用理论课堂开展问题式、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实践课堂开展“听说读写行看”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建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指出,混合式教学要紧紧围绕“两性一度”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凸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更加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衔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结合。
经过此次在线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目标、方向、着力点达成了共识。大家纷纷表示,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线下课堂是“同时同地”模式,线上课堂是“异时异地”模式,混合式教学则是“随时随地”模式。要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克服重重困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精心设计、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为学生筑牢信仰之际、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