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技术哲学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9-12-24浏览次数:271

 

为了进一步推动技术哲学研究事业的发展,2019年11月17日,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委员会和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所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共同举办了“2019北京技术哲学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质量报社、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化工大学2019级博士生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分为两个时段进行。

 

 

第一时段在科学会堂一楼会议室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朱葆伟研究员主持。他指出,北京技术哲学论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各种原因,论坛被停滞一段时间。今天的论坛为进一步促进技术哲学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段伟文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高亮华教授(清华大学)和张恒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分别为与会者们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段伟文研究员在题为“万有技术与终极机器”报告中,主要围绕“埃庇米修斯的遗忘”、“作为补偿物的代具”和“作为进化伴侣的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演。他指出,在哲学视野中,技术是人的本质,从技艺到技术化科学的演进,技术关乎世界的构造与存在的意志,成为人类进化的伴侣。面对技术驱动的后人类时代的来临,我们应该跟随能动性,对技术展开批判、反思和审度,在价值伦理层面展开争胜与缠斗。在他看来,虽然万有理论及其宇宙图景充满困境,人类依然可以借助科学所揭示的马赛克式的知识图景,发展非生成性的融合科技等准万有技术。特别是信息、数字和智能科技的进步,不仅带来了控制革命,还导致了解析社会与可能的政治等全新的社会政治形态。如何理解和调适这些抽象的机器,是人类深度科技化的未来必须应对的挑战。

 

 

高亮华教授在题为“当代技术哲学议程”的报告中指出,(1)技术哲学并非起源于指向技术本身的惊异,而是起源于人类文明范式转换的需要。培根认为,技术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技术有助于人类社会的物质与文化进步,另一方面,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如剧毒、枪支、战争机械等摧毁性的行业已经远远超过了迈诺特尔所具有的残酷和野蛮。在当代,技术的双重作用体现的愈加显著。(2)技术哲学研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技术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评价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由此,技术哲学形成了由三个主题支撑的研究框架。它们分别是:描述性主题(回答技术是什么)、批判性主题(回答如何理解和评价技术对人的影响)、规范性主题(回答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这三个主题又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哲学:分析技术哲学(打开技术的黑箱)、批判技术哲学(寻求替代性技术)和行动技术哲学(现代性是一个未竟的事业)。(3)提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三种转向:第一,经验转向。它成功地将经典技术哲学升格为批判技术哲学,它造就了羽翼丰满的分析技术哲学。第二,伦理转向。它催生了技术伦理学的形成,它只关注对技术的伦理道德评价,致使分析技术哲学和批判、行动技术哲学产生分裂。第三,行动转向。它不只专注对技术的道德评价,而关注如何处理技术和人的关系,因为技术不仅影响人类事务,更渗透到人类身体本身;技术发展正在进入从人的延伸到人类增强(体现在体外辅助技术和体内干预技术)。(4)技术哲学研究的两种维度:第一,基于技术与人文(审美救赎)的维度,从哲学与人文学科的维度认识技术,寻求技术时代的生活艺术。第二,基于技术发展前沿的维度,如技术奇点。技术以指数式的速度增长,一旦加速超过拐点,爆炸式的技术突破将带来新的可能,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本身。

 

 

张恒力教授在题为“工程职业与工程伦理”的报告中,通过对我国工程师调研访谈,提出我国工程师职业发展存在“职业满足感不足、荣誉感不强、职业制度不够完善”三个关键问题;并以工程职业核心要义“职业组织、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制度”内涵为依据,结合中美工程职业发展历史,比较分析中美工程职业在职业组织建设、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规范制定、职业认证制度健全”等方面的特点差异,提出我国工程职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大力提升工程师的职业技能,更需要提升工程师整体的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理想,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维护工程职业的尊严感、价值感和神圣感;同时还需要推动职业组织协会建设,推进工程师职业自我管理,通过工程职业制度化完善促进我国工程职业化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伯鲁教授对以上三个报告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三位报告人从当代和历史的维度对技术、工程进行了哲学分析和批判,论述了当代技术哲学的研究转向和进路,问题突出,分析深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技术和工程、技术哲学和工程伦理等都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张明国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大家的到来以及报告人的精彩演讲。报告既涉及技术哲学的学理问题又触及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既有理论深度和高度又有认识广度和宽度,既促进了技术哲学研究者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又给在场的200多名博士生上了一堂具有哲理性和前瞻性的技术哲学课,探索出博士生“思政课”和学术论坛相结合的新模式。

 

 

第二时段在行政楼228会议室举行,由清华人文学院高亮华教授主持。朱葆伟研究员、段伟文研究员、王大洲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伯鲁教授、孟强教授(中国社科院)、赵建军教授(中央党校)、李刚社长(中国质量报社)、范春萍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周学政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张恒力教授、郭晓东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张子睿副教授(北京农学院)等围绕技术哲学发展的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办好北京技术哲学论坛等问题进行研讨。大家一致主张,现代技术发展产生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技术哲学研究者应当担当起时代的研究重任,发出自己的声音,致力于技术与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技术哲学论坛既要持续进行学理研究,又要勇于走出象牙塔,研究现实问题,建构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价值的技术哲学,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与会者们围绕技术哲学论坛的持续召开进行了分工,初步制定了实施计划。(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