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师生同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原理”思政课堂筑牢青春信仰

发布者:王海璇时间:2025-09-20浏览:10

2025918,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思政大课的要求京化工大学高度重视,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织学生随堂观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

918日,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楼内,思政大课观看活动如期开展。学校7个思政教学班级的学生,以及7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齐聚在各自的课堂中,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共同观看这堂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核心的思政大课。

此次思政大课,以丰富的历史影像、生动的人物故事、详实的文献资料,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与伟大胜利,解答了学生内心的思想困惑。·一八事变的屈辱与抗争,到·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爆发;从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人心,到百团大战的气壮山河;从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携手合作,思政大课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铺陈在师生眼前。

课堂上,师生们神情专注,随着思政大课内容的推进,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看到抗日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殊死搏斗时,不少学生眼中泛起了泪光;当听到抗战时期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杨靖宇将军孤身与敌人周旋,最终壮烈牺牲,赵一曼烈士在狱中写下饱含家国情怀的遗书时,教室里更是鸦雀无声,只有思政大课的讲解声回荡。

北京化工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通过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践结合、内外联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谱写好“强国建设、北化有为”新篇章。

思政大课结束后,参与组织和教学的老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深刻体会到思政课教学在传承伟大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

毕文锐老师感慨道“观看这堂思政大课的过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精神的升华。为了把伟大抗战精神‘原理’课上讲得更透彻、更有感染力,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力求把彰显共产主义精神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讲实讲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宋保仁老师也谈道: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应该通过讲述抗战历史,让学生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通过分析当下国际国内形势,让学生明白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引导学生们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青年教师李佩则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享了体会:“这堂思政大课启发了我在课堂上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比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抗战中杨靖宇坚守林海雪原的经典事例,让他们从意识对人的生理和行为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模拟抗战时期的一些场景,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当时人们的抉择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许文星以及全体教师一致表示,思政课是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学和科研中,思政课教师应当全情投入,不断深挖精耕细作,把牢理想信念“方向盘”,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观看后,任课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思政大课在学生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决心,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投身强国建设的坚定信念。

宏德书院基地2401班的朱柏青激动地说:“今天的思政大课解答了我心中长期以来的疑问,击退日本帝国主义的既不是美国的原子弹,也不是苏联的装甲部队,而是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铸成的利剑,我们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才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蚕食中国的妄想。正是抗日英雄们无数次抱着舍生忘死的决绝态度出入疆场、抆血相向才换来了今日强盛的中国、换来了世界的和平。因此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继往开来,传承先辈的意志,响应国家的需求,为祖国的发展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材2410班的王瑾瑾表示:“从1945年联合国制宪大会上,董必武写下遒劲的三个大字,再到如今的九三大阅兵上,杨靖宇支队战旗飘扬,过往抗日战争史的一幕幕都在我们眼前重映。今天,是“9·18”事变94周年,听着这门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的思政课,我们不禁想起了中国军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浴血奋斗,不禁想起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今天的我们站立在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十字路口,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民族复兴的担当者,更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身为北京化工大学的一员,我们更要以己之力报效祖国,成长为国家栋梁!

文法学院法学2401刘锦霏大学生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铭记历史赋予的使命。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百折不挠的坚韧,是众志成城的团结。这些宝贵品质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激励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让我们传承这份精神财富,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书写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篇章。

此次北京化工大学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织学生观看思政大课的活动,是学校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未来,北京化工大学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把伟大抗战精神等优秀精神财富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撰稿人:许文星 曲丹

审核人:于文博 罗兵 任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