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在东校区科技楼101B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支部书记金鸿浩同志主持会议。
首先,支部党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对教育工作的相关重要论述。大家共同认识到,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专题文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三个属性的总结,将“政治属性”置于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六个力”,将“思政引领力”置于首位,充分显示了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显示了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上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政课,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
之后,支部教师又观看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沈传亮教授的线上辅导视频,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开学习研讨。每位教师党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依次发言,分别围绕教育工作、促进就业、文化自信、法治建设、党风廉政等问题交流了学习心得。大家纷纷表示,思政课教师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及时、准确、自然融入本学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以理想信念引领新时代青年学生挺膺担当,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罗兵同志总结道,通过再次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入领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决议的第四部分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家要肩负起“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责任,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政治属性、民生属性和战略属性,全面认识教育强国的六个特质、建设八大体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五大任务,并努力把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换为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在具体工作之中做实功、出实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