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动虚拟教研室的工作,2022年9月14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改革虚拟教研室线上召开新学期备课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共1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
首先,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于文博传达了学校线上教学工作的相关安排,对《思想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进行了相关说明和要求,强调教研室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学院学期初教学工作部署,切实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她强调,任课教师务必规范教学各环节,同时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发挥教师主导性,用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她指出,任课教师要做好开课前的准备工作,不断提升线上教学的技能,对平台提前演练,力求万无一失;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因疫情产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发现问题积极沟通引导;任课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注入强大的思想能量。
其次,虚拟教研室成员、德法教研室副主任司明宇对新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安排。他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告别高中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带领大学生进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任课教师要善于以问题导入开展教学,要讲清楚案例反映出的道理,以及道理背后的学理,要注重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到学生的话语体系的转化,当好思政课的“排头兵”,打响“第一枪”,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扣子。
与会教师均围绕新学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要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实践教学形式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思政教师更加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创新思维,把线上教学做细做实,确保教学质量不打折扣、确保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