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和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和学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会议精神,推动两会精神进教学进课堂进学生头脑,3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融入“社会主义五百年”课程理论学习研讨会暨集体备课会。根据学校近期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方式举行,会议由党支部书记许文星主持,教研室全体党员及教师参会。
首先,许文星老师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刚刚过去的3月1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任务,深入分析了教师在思政课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系列重大要求,为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更是对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极大鼓舞和激励。许文星老师指出,三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严格按照318讲话精神指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原理》课程在学生中的满意度上升,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未来全体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思政课教师“六个要”和思政课建设的“八个相统一”原则作为课程建设的根本遵循,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随后,全体教师共同回顾并学习了2022年两会精神。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许文星老师梳理了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两个重要论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强调,全体教师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和领会两会精神,切实将两会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五百年”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授课当中,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教育、医疗、就业创业、住房等热议问题,更好地回应青年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关切。
最后,由董晓菊和周竹莉老师进行了说课。董晓菊老师围绕列宁对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十月革命的爆发、胜利与伟大意义展开,重点讲解了列宁对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理论的创建和发展和新型政党布尔什维克的具体实践,以及“一国胜利论”的创造性论断。同时,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授课内容、精准地把握了教材内容。周竹莉老师围绕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展开授课。在讲授中,详细阐述了两种经济政策的不同历史背景、具体内容、现实成效以及历史评价。同时,通过引用诗歌、加入课堂思考与提问等多样化形式,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两位老师结合两会精神分别表示,通过系统地学习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列宁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对俄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探索,要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要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毕文锐、初维峰、宋保仁、张雯、杨戏戏等老师围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2022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以及两会精神融入“四史”课、“原理”课等进行交流发言。全体教师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今后的授课中积极融入两会重要精神,将社会大课堂同思政课小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讲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