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记北化马院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考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时间:2018-07-25浏览:95

7月16日至17日,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北化马院”)教师一行九人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开展题为“聚焦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教师们深入多个苏木、乡镇、嘎查、村,走访贫困户,考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扶贫产业园区。

 

 

科左中旗位于北部边疆,以农业和牧业为主,是蒙古族聚居区域,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按照中央“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和内蒙古自治区“453”挂图作战的战略部署,科左中旗强化“六个精准”推进扶贫。北化马院教师秉持着做实事、查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考察方针,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各家各户,充分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和贫困户的脱贫成果。

协代苏木西浩来艾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友因病至贫,旗、苏木、嘎查三级政府通过强化生产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兜底扶持、健康扶贫、生态扶贫、保险脱贫、社会帮扶扶贫六个精准,实现了彻底脱贫。这仅是科左中旗脱贫致富的一个代表,还有更多的农牧民经过精准扶贫,彻底丢掉贫困户的帽子。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定点扶贫合作单位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步步实现全面脱贫。

 

 

科左中旗盛产黄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饲养。市、旗两级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重点扶持集商业、农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成峰牲畜交易市场,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北化马院教工听取了相关介绍,全面考察了市场运营,对黄牛交易有了深入了解,认为发挥地方特色、扩大生产经营、增强辐射力度对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有了市场依托,农牧民不再犯愁找不到买主,整个科左中旗的黄牛发展,饲养黄牛成为贫困户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北化马院和经管学院的党员同志曾经每人捐助二百元钱,扶持贫困户王小君、奚秀珍一家购买两头基础母牛,用于繁育牛犊。这次来到农户家中,北化马院教师仔细问询家庭改善状况。奚秀珍带着教师们来到黄牛棚舍旁,诉说饲养黄牛的愉悦心情和因精准扶贫带来的美好生活。

科左中旗敖包苏木扶贫产业园地处通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一个集蔬菜、旅游观光、农产品预售、扶贫增收于一体的扶贫产业。札如德仓嘎查属敖包苏木管辖,依靠“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实现了庭院经济增收,资产投资增效,就业人口增加。这些成就一方面源自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定点扶贫单位的指导,另一方面源自苏木、嘎查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为了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札如德仓嘎查专辟区域嘎查村党校,邀请专家学者过来讲课。这种建立在村、嘎查一级的党校具有开创性,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札如德仓嘎查党员活动室,北化马院教师与旗、苏木、嘎查三级当地干部进行了交流,气氛热烈。北化马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张馨表示,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北化马院教师赴科左中旗进行社会实践,更深层次地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科左中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晓东表示,感谢北化一直以来对本地扶贫工作的支持,同时也非常欢迎北化马院教师来旗委党校、区域嘎查村党校授课,加强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体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合力攻坚,决战决胜。北京化工大学与科尔沁左翼中旗结成定点扶贫单位,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七个春秋。北化马院教师专程看望了北化派驻科左中旗负责定点扶贫、担任西浩来艾嘎查第一书记的辅导员徐泽敏,充分了解了第一书记们每周驻村“五天四夜”的工作模式。

北京化工大学这次选派马院思想政治老师到科左中旗学习走访、考察和学习,深入挖掘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作出的贡献,学习广大基层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切实增强了教师队伍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十三五”时期,北京化工大学将继续坚持服务、支持、配合、主动协调和落实的帮扶思路,认真完成定点扶贫这项攻坚任务,实现全面脱贫的总体目标。

(刘大胜: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