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马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吴宁时间:2018-05-07浏览:67

2018年5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北化马院的老师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纪念马克思诞辰,勇担新时代重任。

各位老师发表学习心得和感言:

 

张馨(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是要向世界表明: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创造永垂不朽!马克思奠基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必将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在卡尔·马克思65年生命历程中,他的卓越思想创造和革命实践占据了大半时段。马克思通过科学“解释世界”和积极“改变世界”严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逻辑与总趋势,不仅深刻改变了19世纪以来人类思想进步的历史轨迹,而且照彻了面向未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辉岁月。

毫无疑问,马克思最伟大的思想遗产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时代同行,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我们依然要向马克思“求教”;世界历史的宏阔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

正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理想之光照亮了现实世界晦暗不明的前行之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成为人类思想光谱中永远值得深度思考和持久实践的光辉典范。使我们更加坚定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思政课教师,就是要让学生懂得马克思的伟大!懂得科学思想的伟力!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光芒!

 

段海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理论力量和科学智慧,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刘玲(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精彩非凡的一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巨大的思想和理论力量,令人信服、振奋,深受鼓舞。其中使我感受较深的是“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做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即是对共产党员的高新要求(尤其是理论素养的高要求),也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与境界。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原理当作生活习惯,要求我们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读原著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党员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读经典悟原理成为生活习惯,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而是大大提升了党对党员们的理论修养的标准与要求,它不仅是理论学习时要做的事,它已纳入了我们的生活,是今后我们生活的内容之一,多高的要求啊!这对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大有裨益,意义重大深远。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强调了理想、信仰的作用和它对共产党员的极端重要性。信仰的选择与坚守,理想的坚定与忠诚,源自理论的掌握与武装,源自理论的自觉。读经典悟原理成为了生活习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经典和原理中阐述的道理就会变成我们的理想与精神追求,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精神旗帜。一定向着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读经典悟原理,以此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张明国(原理课教研室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以与时俱进的开放心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结合社会,结合自己,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消费主义转变到消废主义,从我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观同生态自然观结合起来,培养研究生的生态素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蔡永海(教授):

5月4日下午四节课,课堂导入就是引领学生阅读上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的重要讲话。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思想的深邃性,与学生一道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指导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让我们完全有理由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两次理论飞跃,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已踏上强起来的复兴之路,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给予了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更为强大的文化自信,进而迸发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实践者,让我们用行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洁(院长助理、概论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年来,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从未离开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今天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更要不忘初心,做好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于文博(院长助理、基础课教研室副主任、见习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生命历程,精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准确总结了将中国具体实际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丰富经验,明确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要求,振聋发聩,意义深远。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第一线,承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更要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更要真讲真用马克思主义,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永恒魅力;更要真信真爱马克思主义,坚定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更要真心真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青春光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涵养正气,化育青年。

 

张丽荣(纲要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深刻阐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如何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习总的讲话既是对“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崇高致敬,也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强大生命力已被历史和现实证明。在近代中国漫长探索而无果,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不断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高校马院一名教师,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就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学马研马,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更好的完成培育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学重任。以神圣的使命担当,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完成好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教学工作。

 

周宏岩(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5月4日青年节之际,我国隆重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光辉而又非凡的人生经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马克思将其毕生奉献给为全人类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他无愧于"千年伟大思想家"的称号。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及开放性征服了全世界,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还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任。一定要认真学习此文,领会精神。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做为共产党员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在马研马,在马爱马,在马言马,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乔瑾(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受鼓舞和激励,也更加充满理论自信和底气,不但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更要贯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郭菁(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一生怀有崇高理想,不畏艰辛,为建立新世界而奋斗。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实现自我解放,改造世界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始终指引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要忠诚信奉、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要真正学懂和弄通马克思主义,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境界,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精神追求,积极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书育人,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实现伟大梦想,为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彭拴莲(副教授):

5月4日下课后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马克思的信徒我在思考原因:那就是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不忘初心,会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领,创造人间奇迹----现实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我要真学真信真懂真教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光荣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宋保仁(副教授):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总书记高度评价了马克思,深刻阐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以及如何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习总的讲话既是对“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崇高致敬,也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厚的影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及其强大生命力已被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不仅引领了中国走出了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而且最终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不断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信、讲、用马克思主义,时刻做到不断学马用马,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要更好的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所赋予的共产党员的神圣的使命,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总之今后一定向着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读经典悟原理,以此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车辕(见习副教授):

5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仍然被公认为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作为高校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政课老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深受鼓舞和启发, 认识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应当坚持做到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要旗帜鲜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履职尽责,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传播。

 

 

何树远(纲要课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事后我仔细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读后深感讲话理论性很强。引经据典,广征博引,说服力很强,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篇章。因为今天需要给学生讲授社会建设,所以我特别关注文章中对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梳理。深感马克思在百多年前就能科学预判理想社会的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诚不愧为千百年难得的理论家。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将其理论精髓授与学生,方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

 

赵百英(讲师):

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事后我仔细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读后深感讲话理论性很强。引经据典,广征博引,说服力很强,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篇章。因为今天需要给学生讲授社会建设,所以我特别关注文章中对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梳理。深感马克思在百多年前就能科学预判理想社会的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诚不愧为千百年难得的理论家。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将其理论精髓授与学生,方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

 

陈顺伟(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既回忆了马克思光辉灿烂的一生,又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还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一篇极具理论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对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高校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我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贡献力量;同时,我也要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使大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袁富民(讲师):

5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十分详实,视野十分开阔,启人深思。在新时代,纪念马克思的最好方式,就是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学马,在马教马。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真正使得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和阐述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地推进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入灵魂,并化作高校师生日常化的习惯和行动!

 

黄晓丹(讲师):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对马克思光辉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的的科学性、真理性做出了高度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历史进程进行了高度的提炼。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和研究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最好的纪念,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的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得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扬在中国大地上。

 

刘大胜(讲师):

思想是不灭的火种。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到来之际,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老师,深深感到马克思的思想却一刻也没有走远,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 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 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所在。

 

栗铭徽(讲师):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习近平饱含真情讲话的讲话再次为我们如何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我也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党员老师,打好理论基础是工作和学习的重中之重,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教诲,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马超林(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他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人生历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彻底说透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千年第一思想家”的问题,为广大人民如何学习马克思指明了范围和方向。总书记饱含真情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新时代坚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上苦下真功,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同时,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者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毕文锐(讲师):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犹如一场灵魂的洗礼,发人深省又令人振奋!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他开创的光辉事业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丝毫的光彩。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更应该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职责,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紧跟时代步伐,自觉学习、深入研究、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实际行动向伟大的革命导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怀念!

 

许文星(讲师):

阅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成长历程,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品格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它指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因为它是为了实现人民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因为它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为它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我们在生活中和教学中,都应当从这四点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方面的特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在现实中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作者: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编辑:赵燕飞 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