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同行听课集体教研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时间:2017-10-27浏览:16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从本学期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开展一系列集体听课学习交流活动。2017年10月12日下午,本学期第一次交流活动在昌平校区A阶104正式展开,学院全体教师聆听了张丽荣老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学第一课”。

 

 

张丽荣老师讲授的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导言部分。她在课堂上讲解了“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热点,让学生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的学科特点,了解教与学的重点,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此外,张丽荣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纲要”课的考评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出“纲要”课的学习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坚持知、行、德、能相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跟随讲课进程积极思考,参与互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的发展脉络和学科特点,为何学习以及怎样学习这门课程有了充分了解,从整体上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课后,学院教师与张丽荣老师就如何教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其他几门思政课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新入职的几位青年教师纷纷表示,集体听课学习交流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新教师见识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师的教学水平,体悟了具有现实关怀和针对性的教课方法,对自己站稳讲台,过好教学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机会。

 

 

张丽荣老师就读于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取得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从教三十年来,带着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她深刻理解学科特点,明确认识思政课的性质和要求,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结合教材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生特点,呈现了一次次精彩的讲课。在本次课堂中,张丽荣老师善于组织课堂,对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严格遵守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将其同一般的专业课教学区别开来,把个人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充分展示了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采。

(通讯员:刘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