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恩经典著作 做懂马北化新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时间:2017-09-26浏览:64

9月22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17级硕士全体新生在主教楼417举办了新学年首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晓广教授应邀出席,并围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了主题讲座。研读会由2017级硕士班主任马超林老师主持。

 

     

 

马老师在开场发言中提到:“向先贤取经、向大家问道”是做学者、做学问的必经之路,本次邀请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生态思想方面建树颇多的王晓广教授担任开讲的导读并分享他的读书治学之道和学术见解,有助于弥补大家在原著研读方面的经验不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和内涵。

王晓广教授首先谈到了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困难性,肯定了大家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王教授精要地介绍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创作历史背景、文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他指出,本文是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在讲解过程中,王教授手捧原著,朗读重点段落,从宏观中把握整篇著作,又于细节处耐心提点,这种对于专业的热爱和研读原著的学习态度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会后,王教授与同学们进一步交流了学习心得和体会,对杨昇昌、王静、邵佩佩同学的积极发问,他深刻阐释了对“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和他同时代的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等文本中句意的理解,也引起了在场的其他同学的积极思考,全场学术氛围浓厚而不失活跃。

 

          

 

最后,马超林老师代表大家再次对王晓广教授百忙之中莅临本次研读会表示感谢,并做了简短总结,研读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本次经典著作研读会,不仅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的要求,让同学们学习到了马恩经典著作的研读方法,也进一步巩固了我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学术素养,提升了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更多地举办类似活动,进一步享受知识的光辉、领略名家的风采。

 

(通讯员: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