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小学期专题教学备课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时间:2016-07-19浏览:109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及实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利用小学期的时间,分别于201674日以及715日开了三个内容的集体备课会。74日周宏岩、张馨、张明德、彭拴莲、冯迅华老师参会,就如何推进教学教改,每位老师总结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张馨书记分享了她如何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经验,强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她因此还建立了与所有学生联系的微信群,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并指出,针对问题进行专题教学将是我们以后教改的方向;她还介绍了如何推进社会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建立起与辅导员的密切合作,围绕本学期思修课的“爱国与成才”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的每一节课,落实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由辅导员去组织完成,由此创立了一个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合作的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其他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开展了多样的教学改革实践,冯迅华老师开展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彭拴莲老师组织了参观抗日纪念馆的活动;周宏岩老师为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参与性学习,设计了主题演讲及小型辩论会,将“爱国与成才”的主题贯穿于课堂的主题演讲及社会实践教学之中。备课会中也讨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讲和考试如何结合;期末阅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开展更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率和抬头率;如何更进一步地将社会实践教学系统化和规范化。


 
715日,参会的老师有周宏岩、张馨、张明德、宋保仁老师,两位新入职的老师于文博、陈顺伟也参加了此次备课会。本次备课会分二单元进行,第一单元,先由宋保仁老师说课,重点从法治思维的含义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展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加强法律部分的案例教学,将会进一步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及学生的可接受度。会议的第二单元,就下学期如何开展专题式教学进行了讨论。初步确立了九个大专题外加绪论及总结的专题设置,并初步讨论了各专题的教学难点与重点以及学时分配,并进行了专题讨论的初步分工。在讨论中,明确了专题式教学一定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因此,本次备课会上先初步从上学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500个问题中筛选出每个专题中的问题,但还不够典型,需要进一步以专题为主线凝练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既要能体现出本专题的教育目标,又是学生需要知道并且困惑他们的问题。因此会后布置了下学期围绕专题式教学所需要进一步完成的任务。

     
通过这种小学期集中的集体备课,各位老师之间加强了沟通和联系,分享了教学经验,也及时地找出问题,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利于下学期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